只給你看/就是不給你看 – 設定 Facebook 的貼文檢視權限

Facebook 的貼文檢視權限

最後更新時間: 2017/7/1

大家在 Facebook 上最常做的事不外乎看看朋友的近況以及發佈貼文,有時候看到一些 Facebook 朋友的貼文,當下真的會懷疑自己看錯了,心裡打著大大的問號然後想著「你這篇貼文真的是要給 FB 朋友/所有人看的嗎?」。有很多人做了些隱密的事,還把整件事情經過寫篇圖文並茂、或許還附上影片的貼文發表在 Facebook 上,自以為只有自己的 Facebook 朋友看的到。扣掉「朋友出賣你」這件事,假如你總是寫完貼文看都不看就直接按下 [發佈] 按鈕,哪天你的祕密被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也只是剛…好…而…已!

當你使用任何社群網路服務時[1],阿力獅建議你在發文前,能夠先搞懂發文的檢視權限設定。「發文檢視權限設定」聽起來有點距離感,說穿了它就是「誰能看到你的發文」的設定。阿力獅希望平常看都不看就在 Facebook 上直接發文的朋友,能透過這篇教學能解決私密貼文曝光的問題。

了解 Facebook 預設的發文檢視權限

要解決私密貼文曝光的問題,阿力獅建議各位先了解一下 Facebook 預設的貼文檢視權限,他們分別為 [朋友][公開] 以及 [只限本人]

  • 當貼文檢視權限設定為 [朋友]: 這篇貼文只有跟你建立 Facebook 朋友關係的人才能檢閱。
  • 當貼文檢視權限設定為 [公開]: 不論是不是 Facebook 的使用者,只要能找到並進入你的動態時報,都可以看到你將貼文檢視權限設定為 [公開] 的貼文。以阿力獅自己為例,我有兩個 Facebook 帳號,其中用來經營「阿力 獅的教室」粉絲專頁的個人帳號 Alex Lion,貼文檢視權限全部設定為 [公開],不需是阿力獅的 Facebook 朋友也有權限檢閱貼文。
  • 當貼文檢視權限設定為 [只限本人]: 只有你自己才看的到這篇貼文。

當然,你無法對這三種預設貼文檢視權限進行變更、修改或移除。

之所以會特別提到「進入你的動態時報」,是因為你的貼文不一定會出現在你 Facebook 朋友的首頁。原因很多,這牽涉到 Facebook 的演算法以及你 Facebook 朋友的設定 (例如取消追蹤你的動態),但是當你的 Facebook 朋友進入你的動態時報時,就一定看的到你將檢視權限設定為 [朋友] 以及 [公開] 的貼文。

依照 Facebook 的預設設定,進入 [隱私] 設定頁後,[誰可以查看你往後的貼文] 的預設設定就是 [朋友]。
[誰可以查看你往後的貼文] 的預設設定是 [朋友]

偏偏 [誰可以查看你往後的貼文] 這個設定很奇妙,你沒進過 [隱私] 設定頁進行變更,也可能會被改掉唷!請放心,不是 Facebook 惡整你,真的是你自己改的!

那到底你是什麼時候改了這個設定的呢?

發表貼文時的檢視權限設定

這個 [誰可以查看你往後的貼文] 的設定,是 [隱私] 設定中唯一一個不用進設定頁面也能進行變更的設定。這個設定會與你在發文時的檢視權限連動,只要你在發文時變更過貼文檢視權限貼文發佈成功,原先在 [隱私] 設定頁的?[誰可以查看你往後的貼文],它的設定馬上會一併連動變更。

那在發表貼文時,設定貼文檢視權限的設定到底在哪呢?就在 [發佈] 按鈕的左邊。請先看看下圖中的示範。
貼文時的檢視權限設定

當你變更了貼文文字框 [發佈] 按鈕旁的檢視權限設定,只要在你發文成功後,會產生兩種效果:

  1. 下一篇貼文的預設貼文檢視權限設定就會以你這次設定的為準,直到你再次變更設定。
  2. 每次變更也會直接覆寫原先 [隱私] 設定頁裡的 [誰可以查看你往後的貼文] 設定。

第二個效果你可以忽略,只要知道這兩個貼文檢視權限設定是連動的就可以了!當然這也代表了你在這兩個地方變更貼文檢視權限是一樣的效果,只是在貼文時變更更直覺、更迅速而已。最重要的是,只有這兩個變更貼文檢視權限的方式會影響之後貼文發佈前的預設貼文檢視設定。

此外,Facebook 是社交網路服務,它自然會鼓勵大家將貼文顯示給朋友或大眾看,所以前面提到的 [只限本人] 貼文檢視權限,要透過按一下選單中的 [更多選項] 才會出現。假如你在 Facebook 上的貼文篇篇都以 [只限本人] 的貼文檢視權限發表,那看來你是把 Facebook 當網路日記使用了。

扣除你的 Facebook 帳號被入侵的可能性之後,假如你動態時報中的某篇貼文能被任何人看到,可能的原因大致如下:

  • 你在某一次發表貼文時將貼文檢視權限設定為 [公開],之後每次發表貼文時都沒有再次修改貼文檢視權限設定,所以之後的貼文檢視權限通通變成 [公開]。
  • 你在某篇貼文發佈後,將貼文檢視權限從有限定檢視權限不小心變更為 [公開]。是的!貼文發佈後,是可以再次修改該篇貼文的檢視權限的。
    貼文發佈後,依舊可以變更檢視權限
    在上圖中被紅框框起來的圖示,預設會顯示為貼文發佈時你設定的檢視權限,按一下圖示旁的向下箭頭,就可以在選單中重新設定貼文檢視權限。
    請注意,修改已成功發佈的貼文的檢視權限,並不會影響你之後貼文的檢視權限,也不會與 [隱私] 設定頁裡的 [誰可以查看你往後的貼文] 設定產生連動。
    舉例來說,你發文時將檢視權限設定為 [朋友],下一篇貼文的檢視權限預設就是 [朋友]。即使你在下一次發文前修改了這篇貼文的檢視設定,下一篇貼文的預設檢視權限也還是 [朋友]。唯一的例外是當你將只限本人檢視或自訂檢視權限的貼文變更為 Facebook 朋友可以檢視時,系統會出現提示訊息,詢問你下一篇貼文是否也要將檢視權限設定為 [朋友],但是要不要變更,決定權還是你的。
    詢問變更貼文檢視權限後的使用者決定

很明顯的,只要不是 Facebook 帳號被入侵,你的貼文會被不特定的人看到,都是自己沒注意到貼文檢視權限就發文!在發佈貼文前,請務必針對貼文檢視權限再三確認,不要看都不看就按下 [發佈]!總是看都不看就發佈貼文,事後才抱怨 Facebook,其實於事無補。無論系統多完美,隱私及安全性最大的漏洞及敵人永遠是「人」。

假如發文後發現檢視權限真的設定錯了,不必刪文,請趕快修改貼文檢視權限,這篇貼文可檢視的人會從不適當的人的 Facebook 首頁中消失,當然這些不適當的人即使進入你的動態時報中,也看不到他不該看的貼文了!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發文後可以修改貼文檢視權限,你還是應該在發文前多加注意,因為事後修改貼文檢視權限雖然可以讓貼文消失在不適當的人眼前,但是在你變更檢視權限前,還是可能被有心人擷取貼文的螢幕截圖。發文前留心貼文檢視權限並設定好適當的權限,你才不會被有心人暴露你的隱私。

除了 Facebook 預設的 [朋友]、[公開] 以及 [只限本人] 三種貼文檢視權限外,有沒有可以把能檢視貼文的人員限制的更精準的辦法呢?

建立 Facebook 的「朋友名單」

Facebook 預設的貼文檢視權限對於注重隱私的朋友來說,設計上不算太嚴謹。尤其有些 Facebook 朋友是不得已才加的 (例如你的老闆或主管),即使你的貼文篇篇都選擇 [朋友] 這個檢視權限,只要是你的 Facebook 朋友還是個個都看的到!在不加限制的情況下,你沒辦法針對貼文的檢視人員做出限制。要做到某篇貼文只有特定 Facebook 能看到,透過建立「朋友名單」就可以辦到。

瞭解 Facebook「朋友名單」的特性

在說明「朋友名單」的建立方式之前,我們先看看下圖。
各種 Facebook 檢視權限的影響範圍
簡單的說,上圖代表了貼文檢視權限的影響範圍,大致的解釋如下所述:

  • 圓圈的大小代表了貼文檢視權限是否寬鬆或嚴格,圓圈越大則權限越寬鬆,能夠看到貼文的人也就越多。
  • 被你納入較小圓圈的人,他就能看到你越多的貼文。假設你從加入 Facebook 到目前為止一共發表了 100 篇貼文來看,下表可以看出這種關係。
    不特定網際網路使用者 所有的 Facebook 朋友 在「朋友名單」中的 Facebook 朋友
    10 篇 [公開] 貼文 看的到 看的到 看的到
    75 篇 [朋友] 貼文 看不到 看的到 看的到
    15 篇 [朋友名單] 貼文 看不到 看不到 看的到
    總計 100 篇貼文 只看的到 10 只看到的 85 看的到全部 100

    以上是假設你只建了一份「朋友名單」的單純狀況,純粹示範用。「朋友名單」應用起來可以讓你的貼文控制在只讓你想讓他看的人看的到,所以實際狀況是「朋友名單」越多份就越複雜。

Facebook 的「朋友名單」完全透過自訂,它的特性如下:

  • 你可以建立多份針對不同的目標對象「朋友名單」。
  • 每建立一份「朋友名單」,都只能從既有的 Facebook 朋友中選取,你無法將不是你 Facebook 朋友的人加入任何一份「朋友名單」中。
  • 你可以將同一位 Facebook 朋友加入不同的「朋友名單」中。舉例來說,假如你有兩份「朋友名單」分別為「公司同事」與「大學同學」,剛好你有一位 Facebook 朋友剛好滿足這兩種身分,你可以將這位 Facebook 朋友同時加入這兩份「朋友名單」之中,並不會發生將某位 Facebook 朋友加入「朋友名單 A」就不能加入「朋友名單 B」的狀況。
  • 你可以隨時將 Facebook 朋友家到某份「朋友名單」中,也可以隨時將「朋友名單」中的某位 Facebook 朋友從名單中移除。
  • 發佈給某份「朋友名單」的貼文只有在名單中的人才的到,但是他們也看不到發佈給其他「朋友名單」的貼文。
    • 唯一的例外是當同一個 Facebook 朋友被你加入多份「朋友名單」中時,不論你貼文時是讓這些名單的人都看到,或是只讓其中一份名單的人看的到,這位橫跨不同「朋友名單」的 Facebook 朋友都看的到這篇貼文。針對這個特性,當你真的有需要把同一個 Facebook 朋友加入不同「朋友名單」時,請務必多加考慮。
  • 透過一般發佈貼文的方式,每次都只能將貼文發佈給某一份朋友名單的人。但是只要你透過 [自訂個人隱私設定],就可以將貼文同時發佈給不同「朋友名單」的人看。
  • 發佈給「朋友名單」的貼文無法被分享,所以這種貼文具備較高的私密性。請注意,這只能防君子,假如有心要將私密貼文製作成螢幕截圖再公開是永遠無法避免的,Facebook 目前還沒辦法幫你防小人。
    • 只要是以朋友清單發佈的純文字貼文,都不會出現 [分享] 功能,只能按讚或回覆。
    • 假如你以朋友清單發佈的貼文中帶有網路連結,情況如下:
      • 假如你的貼文是文字加連結,這篇貼文還是會出現 [分享] 功能,但是只能分享連結本身,貼文文字不會被分享出去。
      • 假如你的貼文只有網路連結,而且是有連結縮圖的那種,而貼文中一點文字都沒有,一樣會出現 [分享] 功能,但是當然分享出去的也只是網路連結。
      • 假如你的貼文只有網路連結,而且連縮圖都沒有,那這種貼文視為純文字貼圖,不能進行分享。
    • 由於現代很多人透過雲端空間儲存檔案,並將儲存在雲端的檔案以網路連結分享,假如你要分享的檔案有私密性,並透過 Facebook 以朋友清單發佈貼文進行分享,請務必留心網路連結在朋友清單貼文中的分享方式 (就是上一點中的說明)。
  • 被你納入「朋友名單」的朋友並不會知道你將他加入名單之中,也不會知道這份名單的名稱,但是他們留心的話,是可以知道名單中有哪些人的。
    透過 [朋友清單] 發佈貼文的特性

如何建立 Facebook「朋友名單」

建立「朋友名單」很簡單,簡簡單單三個步驟馬上完成。

  1. 進入你的 Facebook 首頁之後,在畫面左側按一下 [朋友] 文字。
    在 Facebook 首頁按一下 [朋友] 文字
  2. 在 [朋友] 名單頁面中,按一下 [建立新名單]。
    按一下 [建立新名單]
  3. 在 [建立新名單] 方塊中,填入必要的資料,然後按一下 [建立]。
    建立 Facebook 朋友名單

    • [名單名稱] 欄位: 請在此欄位中輸入這份朋友名單的名稱,語言不拘,能輸入的字元都可當做朋友名單的名稱。
    • [成員名單] 欄位: 在這欄位只能輸入你的 Facebook 朋友名稱,輸入的字不需要非得是姓氏、也可以是任何字元 (例如日文字元),輸入第一個字後,假如朋友名稱中有符合的字元,這位朋友就會出現以供選取。當你有多位 Facebook 朋友的名稱裡都有同一個字時 (例如「卡丘」及「老皮」),他們的名稱會同時出現供你選取。當出現多位朋友名稱供你選取時,一次只能選一個,假如當中有其他人你也想加入這份名單,你必須再次輸入文字。
    • 其實清單中的成員可以先不填,名單建立完畢後再另行加入朋友也可以,不過阿力獅不建議就是了。

將貼文發佈給「朋友清單」中的朋友

將貼文發佈給「朋友名單」中的朋友很簡單,只要你在貼文發佈前,在 [發佈] 按鈕左側的貼文檢視權限選單中,先按一下 [更多選項],就會在選單中顯示出所有你建立的「朋友名單」。接下來最重要的是選取一個合適的「朋友名單」,然後才發佈貼文。
發佈貼文前選取自訂的「朋友清單」

請注意,這種貼文方式每次都只能將貼文發佈給某一份朋友名單的人看,無法同時發佈給兩份以上的朋友名單的人看。要將貼文一次就發佈給多份朋友清單的人看,你只能透過 [自訂個人隱私設定] 的方式發佈,方式如下:

  1. 貼文發佈前,按一下 [發佈] 按鈕左邊的貼文檢視權限按鈕。
  2. 貼文檢視權限選單出現後,先按一下 [更多選項] 展開更詳細的選單,再按一下 [自訂]。
  3. 在 [自訂個人隱私設定] 方塊中,在 [分享對象] 欄位中填入朋友名單的名稱,而且可以填入兩個以上的名稱。

    • 在 [自訂個人隱私設定] 方塊中,填入朋友名單或是 Facebook 朋友名稱都可以。
    • 先忽略下方的 [不要和以下分享內容],這比較進階,阿力獅以後再解釋,而且也不建議使用。
  4. [自訂個人隱私設定] 的 [分享對象] 設定完畢後,按一下 [儲存變更]。
  5. 想清楚確定沒有問題後,才按 [發佈] 按鈕。

其實建立「朋友清單」並透過它發佈貼文的步驟很簡單,所以重點並不在於你會不會建立「朋友名單」,也不在於你會不會透過自訂的「朋友名單」發佈貼文。

那重點在哪裡呢?

重點在於除非你發佈的貼文永遠沒有不可公開的事情,否則只要有一點點隱私考量在裡面 (例如只能對特定的幾個人發佈),發佈貼文的重點永遠在於選擇正確的貼文檢視權限後才發佈,不論你選擇的是 Facebook 內建的權限、自訂的「朋友名單」或是選取特定的 Facebook 朋友。而且當你學會建立「朋友名單」後,你一定要懂得適時的管理與維護「朋友名單」裡的 Facebook 朋友。

舉例來說,你建立了一份名為「能說私密的朋友」的朋友名單,在你明明發現名單當中的一位 Facebook 朋友有洩密的嫌疑後,你還是沒將他從這份朋友名單中移除,之後還是使用這份朋友名單發佈私密貼文時,這位有洩密嫌疑的朋友還是看的到你針對這份朋友名單發佈的貼文。

針對管理「朋友名單」與 Facebook 內建的智慧型名單,屬於較為進階的操作,阿力獅留待下次再說明。

使用 Facebook 的「被限制對象」名單

「被限制對象」名單是 Facebook 預先建立好的「朋友名單」,在你未將任何 Facebook 朋友加入這份名單前,它是一份空白名單,Facebook 也不會自作主張將你的任何朋友加入這份名單中。「被限制對象」名單的主要作用是讓被你加入這份名單的朋友,只能在你的動態時報上看到你將檢視權限設定為 [公開] 的項目[2],而且 Facebook 不會告知這份名單中的朋友,他被你加入了「被限制對象」名單。

要將誰加入「被限制對象」名單中其實很明顯,就是那種你非加不可,但是又不想讓他知道你太多事情的 Facebook 朋友。舉個例子好了,假如你有個很喜歡在 Facebook 上將部屬加朋友的主管或老闆,當他加你朋友你時你不好拒絕,但是你又不想被他知道你太多 Facebook 動態,把已是 Facebook 朋友的主管或老闆加入「被限制對象」名單是最有效也最方便的方式。除此之外,「被限制對象」名單還有一些好用的私密作用。

了解 Facebook 的「被限制對象」名單

被你加入「被限制對象」的朋友,會受到以下特殊限制:

  • 「被限制對象」在一般情況下,在你的動態時報上除了你設定為 [公開] 的貼文,其他貼文一律看不到。
  • 當你在一篇貼文中手動標註任何一個「被限制對象」的朋友名稱,即使這篇貼文不是設定為 [公開],這位被標註的「被限制對象」朋友一樣可以看到這篇貼文。
  • 即使你跟這位「被限制對象」之間有共同的 Facebook 朋友,而這些共同的朋友分享了你的貼文,這位「被限制對象」朋友還是一樣看不到這篇被共同朋友分享的貼文。請放心,即使這些共同朋友分享你的貼文且不小心標註了這位被你列入「被限制對象」的朋友,這位「被限制對象」朋友還是看不到這篇原始來源來自於你的貼文。當然。將你的貼文截圖後再自行發文無法限制。
  • 請注意,在你沒將 Facebook 朋友從「被限制對象」名單中移除之前,以上限制對他而言永遠有效,而且設定過之後永遠不需要你特別指定。
    • 要偶爾限制特定人員不能檢視某篇貼文,使用 [自訂個人隱私設定] 方塊中的 [不要和以下分享內容] ,會比較適合。
  •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你一定要知道,一旦你的 Facebook 朋友被你加入「被限制對象」名單中,「被限制對象」名單的作用會高於其他朋友名單。比方說,即使這位列入「被限制對象」的朋友在某份朋友名單中,而你將貼文只發佈給這份朋友名單,由於他是受到限制的對象,所以他還是看不到這篇貼文。

不必擔心你將某位 Facebook 朋友納入「被限制對象」名單後他會知道這殘酷的事實,Facebook 系統不會向他傳送任何通知,請安心使用。

如何將特定的 Facebook 朋友加入「被限制對象」名單

了解「收限制的對象」之後,要將特定 Facebook 朋友加入「被限制對象」名單很簡單,按照以下方步驟操作即可。

  1. 進入你的 Facebook 首頁之後,在畫面左側按一下 [朋友] 文字。
  2. 按一下 [被限制對象]。
    「朋友名單」中的 [被限制對象] 名單
  3. 在畫面左上方的 [名單成員] 方塊中的文字欄位直接輸入你想要加以限制的 Facebook 朋友名稱,朋友名稱出現後按一下加以選取,選取後馬上加入「被限制對象」名單中,所有限制馬上生效。
    將 Facebook 朋友加入特定「朋友名單」中

    • 輸入朋友名稱時,其實部分文字即可,只要有相符文字的朋友名稱,會一次全部顯示出來以供你選取 (例如「Alex Lion」及「Lionel King」),所以千萬不要選錯了。
    • 在名單未加入任何 Faccebook 朋友前,名單左上角會顯示為 [名單成員]。名單加入成員後,會變成 [在此名單者 (數字)],數字會顯示這份名單中包含幾位 Facebook 朋友,文字下方會顯示這份名單中所有成員的頭像,在此例中是一個鋼鐵人頭像。
    • 不論是哪種 Facebook 朋友名單,在名單中加入成員的方式都一樣。
    • [被限制對象] 是一種特殊的 Facebook 朋友名單,所以他多一種方式添加名單成員。你可以進入 [封鎖] 設定頁,編輯 [被限制對象] 名單中的成員。
      • 請注意,App 版的 [封鎖] 設定頁只具備 [封鎖] 的功能,並沒有設定 [被限制對象] 的功能。

發佈貼文前永遠要注意的事

發佈貼文後會被不該知道的人看到,扣除爪耙子跟 Facebook 帳號被駭之外,應該都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造成的,所以阿力獅在這還是要提醒你一些發文前 (按下 [發佈] 按鈕前) 需要注意的事。

  • 撰寫貼文內容時,多留心自己的情緒,不要帶有太多情緒字眼、攻擊言語以及謾罵。
  • 針對貼文內容,慎選發佈對象。即使你懶得建立「朋友名單」或是使用 [被限制對象] 名單,你也要很清楚三種內建貼文檢視權限的差異。
  • 永遠記得前一次貼文檢視權限的設定,就是這次貼文的預設檢視設定。
  • 假如開始使用「朋友名單」,盡量不要產生 Facebook 朋友跨名單的狀況,這樣比較難管理,而且朋友名單目的越明確,越不容易搞錯。
  • 不論使用「朋友名單」或是內建的貼文檢視權限,永遠在按下 [發佈] 按鈕前檢查一次,確認貼文檢視權限沒問題才發佈。

假如你搞懂了這篇教學,相信你的貼文隱密性會大大提昇,再也不會有洩漏隱私的狀況發生,也杜絕了有心人士窺探你隱私的機會。

附註

附註
1 社群服務不是只有 Facebook,你要使用,就有義務自己搞懂相關設定的設計,正如要開車上路,總要把車輛的操作學會,並懂得遵守交通規則一樣。
2 這裡所指的「項目」,不僅僅包含貼文,還包含動態時報上可以設定檢閱權限的所有項目。
分享這篇內容